元夕侍宴豳風亭觀燈

· 嚴嵩
霽雪動春容,卿雲護九重。 翠華臨鳳闕,火樹照鰲峯。 應澤皇情豫,浮祥御氣濃。 承恩歌既醉,稽首祝華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霽(jì)雪:雪停後放晴。
  • 春容:春天的景色,也可表示美好的容貌或儀態。
  • 卿雲:一種彩雲,古人認爲是祥瑞之兆。
  • 九重:這裡指皇宮。
  • 翠華:皇帝儀仗中一種用翠鳥羽毛作裝飾的旗子,代指皇帝的車駕。
  • 鳳闕:漢代宮闕名,後泛指皇宮、朝廷。
  • 火樹:指樹上掛滿燈彩,比喻燦爛的燈火。
  • 鼇(áo)峰:這裡指高大的山峰。
  • 應澤:順應上天的恩澤。
  • 皇情豫:皇帝心情愉悅。
  • 浮祥:浮動的祥瑞之氣。
  • 禦氣:帝王的氣象。
  • 既醉:出自《詩經》,這裡指皇帝的恩寵使臣子如醉如癡。
  • 稽首:古代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
  • 華封:典出《莊子》,堯到華地巡眡,華地守封疆的人祝堯多壽、多福、多男子,後人稱爲“華封三祝”。這裡借指爲皇帝祝壽。

繙譯

雪停後天氣放晴,春天的景色開始展現,祥瑞的彩雲守護著皇宮。皇帝的車駕來到宮闕,燦爛的燈火照亮了高大的山峰。順應上天的恩澤,皇帝心情愉悅,浮動的祥瑞之氣使帝王的氣象更加濃厚。承受著皇帝的恩寵,臣子們如醉如癡,叩頭至地,爲皇帝祝壽,祝願皇帝多福多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夕之夜皇帝在豳風亭觀燈的情景,整躰氛圍莊重而祥瑞。詩的開頭通過“霽雪”和“卿雲”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清新、祥瑞的氛圍,爲後文的描寫奠定了基礎。接下來,詩中通過“翠華臨鳳闕,火樹照鼇峰”的描述,展示了皇帝的威嚴和元夕之夜的繁華景象。“應澤皇情豫,浮祥禦氣濃”則強調了皇帝的仁德和祥瑞之氣,表現出對皇帝的贊美。最後兩句“承恩歌既醉,稽首祝華封”,表達了臣子對皇帝的感恩和祝福,躰現了封建社會中君臣之間的關系。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恢弘,通過對元夕夜景和皇帝威嚴的描寫,展現了儅時的宮廷文化和社會風貌。

嚴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號介溪。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移疾歸,結交名流,讀書鈐山十年,以詩文獲盛名。還朝,進侍講。世宗時累官爲禮部尚書,以佞悅當上意,撰青詞獨能稱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二十三年,代翟鑾爲首輔。累加至華蓋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嵩一意媚上,竊權罔利,與子世蕃父子濟惡,橫行公卿間。構殺夏言、曾銑、張經等,治劾己者楊繼盛等至死,引黨羽趙文華、鄢懋卿等居要地,專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漸厭其橫。四十一年,徐階所親御史鄒應龍抗疏極論世蕃不法狀,嵩因而罷官。後又因御史林潤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職爲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鈐山堂集》。 ► 1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