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驪歌(lí gē):告別的歌。
- 參(cān):舊指下級進見上級。
- 憲副:明代都察院副長官左、右僉都御史的別稱。
- 輿(yú):車。
- 薇堂:這裏指私人居處。
- 繡斧:指皇帝特派的執法大員所持的斧鉞。
翻譯
在他鄉與故人重逢,可熟人卻很少,聽着告別的歌聲,幾乎要落淚沾溼衣裳。 數次喝酒仍坐在碧水邊,兩輛車空空地指向傍晚的樹林,表示要回去了。 水池和亭臺的月光浸潤着私人居處的影子,執法大員的威嚴如霜般在桂嶺上傳揚。 在漫長的路途上寫書信祝福你們能好好吃飯,希望能實現偉大的抱負和事業,不要違背初心。
賞析
這首詩是嚴嵩在暮宿靈川時,懷念並寄給大參師舜、憲副天益二位鄉丈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在他鄉與故人重逢又別離的感慨,以及對友人的祝福和對他們成就功業的期望。首聯通過「他鄉」「故人稀」「驪歌」「欲溼衣」等詞語,營造出一種憂傷的離別氛圍。頷聯描繪了在碧水邊飲酒作別,車輛指向歸處的情景,進一步烘托出別離的情緒。頸聯以景襯情,通過月光浸潤薇堂影和繡斧霜傳桂嶺威的描寫,暗示了友人的身份和職責。尾聯則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希望他們在追求功業的道路上順利前行,不要忘記初心。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沉,語言優美,表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