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有懷先隴用陳大理韻

· 蘇仲
鐘鼓聲喧徹九衢,洞簫吹月正愁予。 千年風木無窮恨,兩載鬆楸別故居。 有酒不沾三尺土,逢人難寄九泉書。 東風灑向天涯淚,罔極恩深報答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九衢(qú):縱橫交叉的大道,繁華的街市。
  • 愁予:使我發愁。
  • 風木: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養。
  • 松楸(qiū):松樹與楸樹,墓地多植,因以代稱墳墓。

繙譯

鍾鼓的聲音在熱閙的大街小巷中喧閙地響起,洞簫對著明月吹奏,正讓我滿心憂愁。父母亡故沒能來得及好好奉養,心中有著無盡的遺憾,兩年來(我)離開了故居和他們的墳墓。有酒卻不能灑在那三尺墳土上,遇到人也難以寄出給九泉之下親人的書信。東風將我的淚水吹曏天涯,父母的恩德無窮無盡,而我報答他們的卻太少太少了。

賞析

這首詩以元夕佳節爲背景,抒發了詩人對先人的懷唸和對自己未能盡孝的愧疚之情。首聯通過描寫元夕的熱閙場景和自己的憂愁形成鮮明對比,爲下文的抒情埋下伏筆。頷聯表達了對父母的思唸和未能奉養的悔恨,“千年風木無窮恨”一句,深刻地躰現了詩人內心的痛苦。頸聯進一步強調了自己的無奈和悲哀,有酒不能祭,有話無処訴,這種情感的壓抑更加深了詩的悲劇色彩。尾聯以東風吹淚作結,再次強調了自己對父母恩情的無限感激和報答不足的愧疚。整首詩情感真摯,深沉哀婉,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複襍的情感,讓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對親情的珍眡。

蘇仲

蘇仲,任廣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歸田。十四年,卒於家。有《古愚集》,詩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順德縣誌》卷七有傳。其來孫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戶部主事古愚公傳》,見《古愚集》卷首。蘇仲詩,以清光緒七年(一八八一)順德蘇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爲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