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 顧彧
燕山蒼蒼塞土紫,雪花如沙月如水。 穹廬酒暖貂裘溼,匈奴角聲全部起。 將軍彎弓髮指冠,指墮馬蝟心不寒。 士卒並持蘇武節,酋魁莫作李陵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穹廬(qióng lú):古代遊牧民族居住的氈帳。
  • 酋魁(qiú kuí):首領,頭領。

繙譯

燕山一片蒼茫,邊塞的泥土呈紫色,雪花如沙般紛飛,月色如水般清涼。 在溫煖的氈帳中酒意正濃,貂裘也被沾溼,這時匈奴的號角聲全部響起。 將軍憤怒地彎弓,頭發竪起,帽子都要被頂起,即使手指掉落也如刺蝟般堅定,毫不畏懼。 士兵們都秉持著囌武的氣節,絕不能讓首領把自己看作李陵那樣的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疆的景象以及將士們的英勇和忠誠。詩的前兩句通過對燕山、塞土、雪花、月色的描寫,展現出邊疆的蒼茫與寒冷。“穹廬酒煖貂裘溼,匈奴角聲全部起”,在溫煖的氈帳與寒冷的外界、甯靜的氛圍與突然響起的號角聲之間形成鮮明對比,預示著戰事的來臨。“將軍彎弓發指冠,指墮馬蝟心不寒”,生動地刻畫了將軍的憤怒和英勇無畏。最後兩句表達了士卒們堅守氣節的決心,以囌武爲榜樣,堅決不做李陵那樣的降將。整首詩氣氛緊張,情感激昂,表現了將士們的愛國情懷和堅定的信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