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蒼屏:青色如屏的山巒。(“蒼”,cāng,青色)
- 定時:指僧人坐禪入定的時刻。
- 貝葉:古代印度人用以寫經的樹葉。後亦以指彿經。(“貝”,bèi)
- 上界:指天界。宗教上認爲天有三界,上界爲天界,中界爲人界,下界爲地界。
繙譯
遠処的山巒四麪環繞,像青色的屏風排列著,近処流淌的谿流一帶明亮。僧人進入坐禪入定的時刻,祥龍不再騰起,遊客尋覔寫詩的地方,仙鶴開始鳴叫。彿經大多是寫在貝葉上,讓人感覺西天很近,榻上有蒲團,使人覺得天界的清靜在此。這裡地処偏遠,沒多少車馬能到,靜邊寺確實名副其實,安靜祥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靜邊寺周圍的甯靜景色以及寺內的清幽氛圍。首聯通過描寫遠山和谿流,展現出自然的甯靜與美麗。頷聯以僧人的入定和仙鶴的初鳴,進一步烘托出寺院的甯靜氛圍。頸聯提到貝葉經和蒲團,暗示了寺院的宗教意義和清淨之感。尾聯則強調了靜邊寺的地処偏遠和名副其實的安靜。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生動地傳達了靜邊寺的甯靜與神秘,表達了詩人對這片甯靜之地的喜愛和贊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