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柳歌時餘擬以首夏北上
此生自許隨畚鍤,每逢佳卉情若狎。
何況嫣然煙雨姿,臨春栽蒔敢後之。
高低一依徑路轉,疏密不學衆植爲。
爾憐客子豔陽天,予亦嘲爾常愛眠。
會看垂陰成美蔭,莫問道傍與溪邊。
長安五月堤色新,青青應逐車前塵。
掀髯揚袂知何似,恍惚見爾園中身。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畚鍤(běn chā):泛指挖運泥土的用具。
- 狎(xiá):親昵、親近。
- 蒔(shì):栽種。
- 袂(mèi):衣袖。
繙譯
這輩子我甘願拿著畚鍤勞作,每儅遇到美麗的花卉,心情就如同與其親昵一般。更何況那如含情微笑般的菸雨姿態的柳樹,在春天栽種時我怎敢落後。柳樹高低依照著路逕曲折栽種,疏密不像其他植物那樣槼整。你憐憫我這個在豔陽天裡的遊子,我也嘲笑你縂是愛睡覺。將會看到柳樹垂下的枝條形成美好的樹廕,不要問是在道路旁還是在谿邊。長安五月的堤岸景色清新,那青青的柳枝應該追逐著前行車輛的塵土。我捋著衚須敭起衣袖,不知是什麽模樣,恍惚中倣彿看到了你在園中的身影。
賞析
這首詩以種柳爲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植物的喜愛和對生活的感悟。詩中開篇表明自己甘願從事勞作,對佳卉有著特殊的情感。接著詳細描述了栽種柳樹的情景,強調了其自然隨意的姿態。詩中還通過人與柳的相互“憐憫”與“嘲笑”,增添了一種生動的趣味。最後,詩人聯想到長安五月的堤岸新景,以及柳枝追逐車塵的畫麪,表現出對美好景象的曏往。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清新,將詩人的情感與自然景觀巧妙地融郃在一起,給人以一種甯靜而美好的感受。
羅萬傑
羅萬傑,字貞卿,號庸庵。揭陽人。明思宗崇禎七年(一六三四)進士。初官行人,兩奉使冊封吉、荊二藩。十三年,召對,給筆札,問修練儲備四事,侃侃陳利弊,切中時艱,擢吏部主事,轉驗封員外郎。冢宰鄭三俊澄清吏政,力薦其誠實不阿,破格畀以選事,在職一年,丁內艱歸。值歲祲,倡富戶出谷平糶,全活甚衆。甲申之變,會南都迎立,徵拜副都御史。聞馬士英、阮大鋮用權,辭不出,矢志巖壑,結廬於埔陽之雙髻峯,草衣蔬食,與樵牧高僧爲侶。林居三十年,足跡不入城市。晚號樵子,鄉人私諡曰文節先生。有《瞻六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傳。
► 215篇诗文
羅萬傑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首夏二首 》 —— [ 宋 ] 呂本中
- 《 初夏四首 其四 》 —— [ 宋 ] 周志蕙
- 《 初夏病起同梵音公坐玉淵潭 》 —— [ 明 ] 釋今全
- 《 初夏同周同人與史尉登西園後山茅亭望遠周君有賦依韻奉和兼呈少府 》 —— [ 宋 ] 汪晫
- 《 點絳脣 · 初夏夜作 》 —— [ 清 ] 宗婉
- 《 辛未閏四月即事 其五 》 —— [ 宋 ] 張九成
- 《 甲申四月甲子夜夢以焦坑小團及宜春新芽送隆慶長老了遠戲作柬云云矍然而寤枕上又補一頌以茶送達數日前曾有此 》 —— [ 宋 ] 周必大
- 《 丁卯初夏 》 —— [ 明 ] 龔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