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偶成二首

· 蘇葵
寒盡今朝春又來,天機原不費安排。 閒將綵勝談遺事,更酌屠蘇放老懷。 花爲氤氳抽蓓蕾,草知消息到根荄。 方頭未會乘時術,玄靜誰疑是打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綵勝:即旛勝。唐宋風俗,每逢立春日,剪紙或綢作旛戴在頭上或系在花下,以慶祝春日來臨。
  • 屠蘇:古代一種酒名,常在農曆正月初一飲用。
  • 氤氳(yīn yūn):形容煙或雲氣濃郁。
  • 蓓蕾(bèi lěi):指花骨朵兒,即將開放的花。
  • 根荄(gēn gāi):植物的根部。
  • 方頭:指不合時宜,不通時勢。
  • 乘時術:指迎合時勢的方法或手段。
  • 玄靜:道家思想中的一種境界,指深沉寧靜。
  • 打乖:指裝傻,裝糊塗。

翻譯

寒冷的冬天在今日結束,春天又到來了,大自然的規律原本就不需要刻意去安排。悠閒地談論着過去關於綵勝的舊事,更舉起屠蘇酒來放鬆自己的心懷。花朵因爲濃郁的氣息而抽出了花骨朵,小草也知曉春天的消息,一直傳到根部。我不懂得迎合時勢的方法,深沉寧靜的心境卻被人懷疑是在裝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立春日的景象和詩人的心境。詩的開頭兩句,表達了對自然規律的順應,春天的到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接下來,詩人通過談論綵勝遺事和飲用屠蘇酒,展現出一種閒適的生活態度。「花爲氤氳抽蓓蕾,草知消息到根荄」這兩句,生動地描繪了春天萬物復甦的景象,花朵綻放,小草生長,充滿了生機。最後兩句,詩人表達了自己不隨波逐流,堅守內心寧靜的態度,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世俗觀念的不在意。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新,通過對春日景象的描寫和自身心境的表達,傳達出一種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以及對世俗的超脫。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