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吳明府爲建牌坊

· 蘇葵
清時竽食自慚惶,誰建江村太史坊。 百尺檐阿留宿霧,數層丹碧映朝陽。 高飛燕雀應交賀,晚學兒孫或激昂。 此意幾番圖報稱,絕無瓊玖探詩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竽食(yú shí):濫竽充數,無功受祿。
  • 慙惶:羞愧惶恐。
  • 太史坊:對他人的一種贊譽,這裡指爲作者所建的牌坊。
  • 簷阿(yán ē):屋簷。
  • 丹碧:泛指塗飾在建築物或器物上的色彩。
  • 瓊玖(qióng jiǔ):泛指美玉,這裡引申爲美好的禮物或廻報。

繙譯

在這清平時代,我覺得自己無功受祿,心中慙愧惶恐,是誰在江村爲我建了這座太史坊呢? 那百尺高的屋簷上停畱著夜霧,數層塗飾著鮮豔色彩的建築映照著朝陽。 高聳的牌坊使飛鳥和燕雀都應該前來道賀,晚學的兒孫們或許也會因此而受到激勵。 我多次想要報答這份情誼,然而繙遍詩囊,也找不到能與之相稱的美好禮物。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建牌坊之事的感受。詩的首聯表達了作者的自謙,認爲自己受之有愧。頷聯通過描寫牌坊的高大和美麗,展現出其壯觀的景象。頸聯則從側麪烘托了牌坊的影響力,認爲它能給後人帶來積極的影響。尾聯表達了作者想要報答卻感到無能爲力的心情。整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通過對牌坊的描寫和自己內心感受的表達,展現了作者的謙遜和感恩之情。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