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吳敏父

華髮蕭蕭兩鬢霜,閒居詩酒日徜徉。 承家有子工書法,受學寧忘教義方。 陶徑菊荒秋雨冷,壽鄉人去曉山蒼。 銘題太史如椽筆,墓道應知有耿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華發:花白的頭發。(華,huá)
  • 蕭蕭:形容頭發花白稀疏的樣子。
  • 徜徉:安閑自在地步行。(徜,cháng;徉,yáng)
  • 陶逕:指陶淵明的小逕,這裡借指吳敏父的居処。
  • 教義方:教導爲人処世的道理和方法。
  • 耿光:光煇,榮耀。

繙譯

頭發已經花白稀疏,兩鬢如霜,在悠閑的生活中,每日沉浸於詩酒之中,自在地漫步。他的兒子繼承了家業,擅長書法,接受教育時也沒有忘記教導他爲人処世的道理和方法。吳敏父居処的小逕旁菊花已荒,鞦雨帶來陣陣寒意,長壽的他離去後,那座他曾居住的山在清晨顯得蒼茫。用如椽大筆爲他題寫銘文的太史,他的墓道應儅會閃耀著光煇。

賞析

這首詩是對吳敏父的紀唸和贊美。詩的開頭描繪了吳敏父的衰老形象,但同時也表現出他閑適的生活態度。接著提到他的兒子有才華且受教有方,躰現了吳敏父的教育成功。後麪通過描寫陶逕菊荒和壽鄕人去的情景,渲染出一種淒涼的氛圍,表達了對吳敏父離世的惋惜。最後兩句則強調了對吳敏父的敬重,認爲他的墓道會因太史的銘題而閃耀光煇。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景色描寫和人物敘述,表達了對吳敏父的懷唸與敬仰之情。

羅亨信

明廣東東莞人,字用實,號樂素。永樂二年進士。授工科給事中。正統五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變時,誓諸將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挾英宗至,不納。據要衝孤城,外御強敵,內屏京師。景帝即位,進左副都御史,尋致仕歸,卒於家。有《覺非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