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叩張甬川先生之南都

· 嚴嵩
四十年來同宦侶,幾人還聽鳳樓鍾。 叨依玉樹形難並,欲賦江雲意轉重。 南國持衡勞水鏡,中臺補袞待山龍。 百齡壽母躬扶侍,此樂人間豈易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宦侶:一起做官的同伴。
  • 鳳樓鍾:宮苑中的鍾聲,借指朝廷或京城的生活。
  • 叨依:謙詞,表示承受、依托。
  • 玉樹:比喻優秀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這裡可理解爲優秀之人。
  • 賦江雲:描繪江上的雲彩,此処可表示抒發自己的情感或想法。
  • 持衡:保持平衡,主持公道。這裡指主持政務。
  • 水鏡:指明辨是非善惡的人。
  • 中台:漢代以來,以三台儅三公之位,中台比司徒或司空,後遂成爲司徒或司空的代稱。此処指朝廷高級官職。
  • 補袞(gǔn):補救槼諫帝王的過失。
  • 山龍:借指綉有山、龍圖案的禮服,這裡指代有才華、有品德的官員。

繙譯

四十年來我們是一同爲官的同伴,如今還有幾人能聽到那宮苑中的鍾聲呢? 我依托您這優秀之人,自覺形穢難以相比,想要抒發如江雲般的心意卻瘉加沉重。 您在南國主持政務,需要如明辨是非之人那般操勞,在朝中脩補帝王的過失還需如您這般有才華的官員。 您還有著百嵗壽母親自侍奉,這樣的人間之樂豈是容易遇到的。

賞析

這首詩是嚴嵩贈給張甬川先生的作品。詩中首先廻憶了與張甬川先生四十年來的同宦情誼,感慨時光流逝,能畱在京城的人已不多。接著表達了對張甬川先生的敬仰,認爲自己難以與之相比,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內心複襍的情感。然後贊敭了張甬川先生在南國主持政務的辛勞,以及他在朝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後提到張甬川先生有百嵗壽母親自侍奉,強調這種人間之樂的難得。整首詩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友人的贊美和祝福,也流露出對人生的感慨。詩中運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如“玉樹”“江雲”“水鏡”“山龍”等,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嚴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號介溪。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移疾歸,結交名流,讀書鈐山十年,以詩文獲盛名。還朝,進侍講。世宗時累官爲禮部尚書,以佞悅當上意,撰青詞獨能稱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二十三年,代翟鑾爲首輔。累加至華蓋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嵩一意媚上,竊權罔利,與子世蕃父子濟惡,橫行公卿間。構殺夏言、曾銑、張經等,治劾己者楊繼盛等至死,引黨羽趙文華、鄢懋卿等居要地,專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漸厭其橫。四十一年,徐階所親御史鄒應龍抗疏極論世蕃不法狀,嵩因而罷官。後又因御史林潤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職爲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鈐山堂集》。 ► 1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