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三月十七日直宿無逸殿奉旨同閣老翟公詳定進士試卷遂命充讀卷官故事禮卿不得預此蓋特命雲
殿閣篝簾蠟炬紅,品題初拆御前封。
燕臺驪牡還求駿,禹穴風雷欲化龍。
直以文章需俊傑,要將忠孝答遭逢。
掄材自是臺司事,慚備春卿得濫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篝(gōu)簾:熏籠上的簾子。
- 燕臺:又稱黃金臺,相傳是戰國時燕昭王爲招納賢才所築的高臺。這裏借指招攬人才的地方。
- 驪(lí)牡:黑色的雄馬。
- 禹穴:相傳爲夏禹的葬地,在今浙江紹興之會稽山。這裏指代人才薈萃之地。
翻譯
殿閣裏熏籠上的簾子和蠟燭都是紅彤彤的,開始評閱的是剛從皇帝面前拆封的試卷。在招攬人才的地方還在尋求駿馬,在人才薈萃之地風雷激盪將要化出巨龍。應當憑藉文章選拔出傑出的人才,更要用忠孝來報答這難得的機遇。選拔人才本是主管部門的事情,我慚愧地作爲禮部尚書得以破例參與此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嚴嵩參與進士試卷評閱的情景。首聯通過描寫殿閣內的景象,烘托出莊重的氛圍。頷聯以「燕臺求駿」和「禹穴化龍」爲喻,表達了對選拔優秀人才的期望。頸聯強調了選拔人才既要注重文章才華,又要重視忠孝品德,體現了對考生的全面要求。尾聯則表達了嚴嵩對自己得以參與此事的惶恐和對職責的重視。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莊重,反映了當時科舉考試的重要性和嚴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