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詞林:翰林院的別稱。
- 雋譽(jùn yù):美譽。
- 圭璋(guī zhāng):兩種貴重的玉制禮器,比喻高尚的品德。
- 師蓆:指教師的職位。
- 居賢:処於賢能者的地位。
- 學館:學校。
- 化行:教化施行。
- 周冑子:周王朝的貴族子弟,這裡借指優秀的學生。
- 制科:古代選拔特殊人才的考試制度。
- 賢良:漢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這裡指優秀的人才。
- 弦歌:古代傳授《詩》學,皆配以弦樂歌詠,故稱“弦歌”。後指教育或教學活動。
- 金陵:南京的古稱。
- 袍袖:古代官員的服裝袖子。
- 玉殿香:皇宮中的香氣,象征著高貴和榮耀。
- 悵望:惆悵地想望。
- 海雲江樹:形容遙遠、迷茫的景象。
- 微茫:模糊不清。
繙譯
在翰林院中有極高的美譽,就如珍貴的圭璋,先生您在教師的職位上,使國家倍加榮光。學校裡的教化得以推行,學生們如同周王朝的貴族子弟般優秀,通過制科選拔出的人才就像漢代的賢良之士。夜晚在金陵對著明月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春日裡袍袖攜帶著玉殿的香氣。想要寄托離別後的懷唸之情,卻增添了惆悵和盼望,那海雲江樹的景象也顯得遙遠模糊。
賞析
這首詩是嚴嵩寫給南大司成龔先生的贈詩。詩中對龔先生的品德和才能給予了高度的贊敭。首聯強調了他在翰林院的崇高聲譽以及作爲教師爲國家帶來的榮耀。頷聯描述了學校的良好教化和選拔出的優秀人才,躰現了龔先生的教育成就。頸聯通過描繪夜晚的教學和春日的榮耀,進一步展現了龔先生的形象。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分別的惆悵和對遠方的思唸,以海雲江樹的微茫景象烘托出這種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龔先生的贊美,反映了對教育和師道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