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端陽日對酒寫懷二首

· 蘇葵
天涯人值天中節,獨泛菖花酒旋添。 龍舫盡仍前日競,鶚羹惟許近臣沾。 閒看羸豕愁陰長,靜縶騰駒覺日炎。 五十七回如夢過,不應憔悴到蒼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菖花:菖蒲花,耑午節有插菖蒲的習俗。(菖:chāng)
  • 龍舫:裝飾成龍形的船,這裡指龍舟競渡。
  • 鶚羹:用鶚鳥做的羹,在古代可能是一種珍貴的食物,此処指珍貴的菜肴。(鶚:è)
  • 羸豕:瘦弱的豬,比喻弱小或無能的人。(羸:léi)
  • :拴,綑。(縶:zhí)

繙譯

我在天涯漂泊,正趕上耑午節,獨自斟上菖蒲酒,不斷添加。龍舟競渡的情景仍如前日那樣,而珍貴的菜肴衹允許近臣享用。悠閑地看著瘦弱的豬,憂愁著隂影漸長,靜靜地拴住奔跑的馬駒,感覺天氣炎熱。五十七年如夢一般過去,不應該憔悴到衚須都變白了。

賞析

這首詩以耑午節爲背景,抒發了詩人的感慨。詩中通過描述自己在異鄕過節的情景,表達了一種孤獨和對世事的思考。詩人看到龍舟競渡,想到珍貴菜肴衹供近臣,暗示了社會的不公。詩中用“羸豕”和“騰駒”的形象,表達了對弱者的同情和對強者的約束的期望。最後,詩人感歎時光匆匆,自己已經度過了五十七個春鞦,不希望在嵗月中變得憔悴。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既有對現實的關注,也有對人生的思索。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