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波樓爲吳孟實題
遙天無片雲,溪水蔭清樾。
誰開溪上樓,早見溪上月。
恍然冰壺中,涌此爛銀闕。
主人時獨來,水鳥聲乍歇。
橘林晚霜過,荷沜微風發。
晴峯遠相帶,隱隱青一發。
水天蕩無垠,斗柄正高揭。
憑闌擊唾壺,神爽已飛越。
我欲往從之,乘夜泛漁筏。
一笑捲疏簾,促席共薇蕨。
酒力清易醒,詩懷浩難竭。
入眼竹洲寒,何時解塵襪。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樾(yuè):樹蔭。
- 爛銀闕:形容月光照耀下的樓閣如同銀色宮闕般燦爛。
- 斗柄:北斗七星的柄部。
- 唾壺:古代的一種小壺,用來吐痰或漱口。
- 捲(juǎn):捲起。
- 促席:靠近坐席。
- 薇蕨:兩種植物,這裏指簡單的食物。
- 塵襪:指塵世的束縛。
翻譯
遠望天空無一片雲彩,溪水在樹蔭下清澈流淌。是誰在溪邊建起了這座樓,早早就能看到溪上的月光。彷彿在冰清玉潔的壺中,涌現出這燦爛如銀的樓閣。主人時常獨自前來,水鳥的聲音剛剛停歇。橘林在傍晚的霜降後,荷塘因微風而輕輕搖曳。晴朗的山峯遠遠地相伴,隱約可見一線青色。水面與天空廣闊無垠,北斗星的柄部高高懸掛。倚着欄杆敲擊唾壺,精神已經飛越到遠方。我渴望前往那裏,乘着夜色劃漁筏。一笑之間捲起疏簾,靠近坐席共享簡單的食物。酒力清冽容易醒來,詩思浩蕩難以枯竭。眼前的竹洲帶着寒意,何時能擺脫塵世的束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月夜溪樓的寧靜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統一。詩中「爛銀闕」、「斗柄高揭」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了月光的璀璨和星空的遼闊,而「水鳥聲乍歇」、「橘林晚霜過」則進一步以聲音和色彩渲染了夜晚的靜謐與美麗。結尾處「入眼竹洲寒,何時解塵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嚮往和對塵世束縛的厭倦,體現了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懷。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雪篷爲大畈汪君賦 》 —— [ 明 ] 程敏政
- 《 送滿城尹劉象謙 》 —— [ 明 ] 程敏政
- 《 講筵命下甚愧疏庸不足以從諸君子之後輒賦一詩錄呈舜諮侍講養正伯常二太史 》 —— [ 明 ] 程敏政
- 《 張廷芳李若虛二憲副及江廷諸憲僉約遊西湖左時翊大參後至得聯句十首時成化癸夘三月三日也 》 —— [ 明 ] 程敏政
- 《 新安洪生通今鄭州守有約之少子鄉進士遠之弟而予兄汀州貳守克和之婿也來京師從人受春秋學日以成歲暮欲將往省 》 —— [ 明 ] 程敏政
- 《 寄壽文炳族侄四小詩並謝醫藥 》 —— [ 明 ] 程敏政
- 《 題四鴿圖 》 —— [ 明 ] 程敏政
- 《 遊黃山約二三知舊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