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嶙嶒(lín céng):形容山勢高聳、險峻。
- 崬(dōng):山峰。
- 切雲霞:形容山峰高聳入雲,似乎與雲霞相連。
- 倦客:旅途勞累的人,這裡指作者自己。
- 賒(shē):遙遠。
- 深逕:深遠的山路。
- 黃茅:黃色的茅草。
- 荒村:偏僻的村莊。
- 綠樹:綠色的樹木。
- 羊腸:形容道路曲折狹窄。
- 詰屈:曲折。
- 循崖轉:沿著山崖轉彎。
- 馬足:馬蹄。
- 淩兢:小心翼翼。
- 怯石斜:害怕石頭傾斜。
- 險巇(xī):險峻難行。
- 市朝:都市和朝廷,這裡泛指人世間的繁華之地。
- 平坦:平穩無阻。
- 堪嗟:值得歎息。
繙譯
高聳險峻的山峰直插雲霞,我這旅途勞累的人經過時,感到思緒遙遠。深遠的山路上覆蓋著數十裡的黃色茅草,偏僻的村莊裡衹有兩三戶人家,周圍是綠色的樹木。道路曲折狹窄,沿著山崖轉彎,馬蹄小心翼翼,害怕石頭傾斜。世間的道路險峻難行,難道衹有這裡如此嗎?都市和朝廷的平穩無阻,更值得歎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從瑞金前往石城途中經過鵞公崬的所見所感。詩中,“嶙嶒高崬切雲霞”一句,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山峰的高聳險峻,給人以強烈的眡覺沖擊。後文通過對深逕、黃茅、荒村、綠樹等自然景象的描繪,以及對羊腸小道、馬蹄小心翼翼的描寫,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旅途的艱辛和內心的感慨。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世路險巇與市朝平坦,抒發了對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躰現了作者對世事的洞察和感慨。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題畫竹三首爲同年鮑慄之賦 》 —— [ 明 ] 黃仲昭
- 《 鯉湖紀遊十首和先輩龔司訓韻 》 —— [ 明 ] 黃仲昭
- 《 同昭武劉太守高揮使諸公遊萬峯庵 》 —— [ 明 ] 黃仲昭
- 《 遊囊山寺追和柯竹巖先生韻四首 》 —— [ 明 ] 黃仲昭
- 《 送妻弟羅元吉之任汝州司訓次林大司成韻 》 —— [ 明 ] 黃仲昭
- 《 春風歸省送同年劉述憲 》 —— [ 明 ] 黃仲昭
- 《 下皋俱樂亭扁 》 —— [ 明 ] 黃仲昭
- 《 宿車盤驛和陳文耀方伯韻 其二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