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朝歡送張天瑞都憲巡撫北畿

三伏炎曦真爍石。使君何事行匆劇。王畿分鎮簡賢能,君命有嚴遑自適。西江人嘆息。福星移照天之北。舊同寅,暌違矩範,翹首情何極。 使君早蘊匡時策。中外賢勞名赫奕。此行繡斧帶霜威,當道豺狼看斂跡。九重方側席。寤寐求賢敷德澤。看他年,進秉鈞軸,霖雨蘇寰域。
拼音

所属合集

#歸朝歡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伏:指夏季最熱的時期,分爲初伏、中伏、末伏。
  • 炎曦:炎熱的陽光。
  • 爍石:形容天氣極熱,能使石頭都感到炙烤。
  • 使君:對地方官員的尊稱。
  • 王畿:古代指京城周圍的地區。
  • 簡賢能:選拔賢能之人。
  • 遑自適:無暇自得其樂。
  • 西江人:指作者自己,西江可能是作者的籍貫或居住地。
  • 福星:比喻帶來好運的人。
  • 暌違:分離,分別。
  • 矩範:典範,榜樣。
  • 匡時策:治理時侷的策略。
  • 赫奕:顯赫,光彩照人。
  • 綉斧:古代官員的儀仗之一,象征權威。
  • 霜威:比喻嚴厲的威勢。
  • 豺狼:比喻兇惡的敵人或壞人。
  • 側蓆:側身而坐,表示恭敬或憂慮。
  • 寤寐求賢:日夜尋求賢才。
  • 鈞軸:比喻重要的職位或權力。
  • 霖雨:連緜不斷的雨,比喻恩澤廣泛。

繙譯

三伏天的炎熱陽光倣彿能烤焦石頭,使君爲何如此匆忙地出行?朝廷選拔賢能之人分派到京城周圍的地區,君命緊急,使君無暇自得其樂。我作爲西江人歎息,福星已經移照到北方。我們曾是同事,如今分別,我仰望你的典範,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情感。

使君早年就懷有治理時侷的策略,無論在朝在野都以賢勞著稱,名聲顯赫。此次出行,你帶著象征權威的綉斧,帶著嚴厲的威勢,那些兇惡的敵人或壞人必將望風而逃。皇帝正側身而坐,日夜尋求賢才,以廣施德澤。期待將來,你能夠晉陞到重要的職位,像連緜不斷的雨一樣,廣泛地施予恩澤,使整個世界得到複囌。

賞析

這首作品是黃仲昭送別張天瑞都憲巡撫北畿時所作,表達了對張天瑞的敬珮和祝福。詩中,“三伏炎曦真爍石”描繪了酷熱的天氣,與使君匆忙的行程形成對比,突出了使君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後文通過對使君早年才華和現今威勢的贊美,以及對未來他能夠施展更大影響力的期待,展現了作者對使君的深厚情感和對其未來成就的信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友人前程的美好祝願。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