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謁(yè):拜訪。
- 道源堂:地名,可能是一個學堂或道觀。
- 乾坤:天地。
- 邂逅(xiè hòu):偶然相遇。
- 心傳:心靈的傳承。
- 斯文:指文化或文學。
- 統緒:傳統和秩序。
- 理窟:指深奧的道理。
- 淵源:根源。
- 摳衣:整理衣服,表示尊敬。
- 挹(yì):汲取。
- 溫厲:溫和而嚴厲。
- 重泉:深泉,比喻深奧的道理或學問。
翻譯
天地間有這樣三位先生,在這裏偶然相遇,這難道是偶然的嗎?幾卷書籍探索着道的奧妙,一襟風月領悟着心靈的傳承。這文化的傳統和秩序繼承了先聖,深奧的道理和根源啓發了後賢。我想要整理衣服,以示尊敬,汲取他們的溫和與嚴厲,但面對這深奧的學問,我無法將其從深泉中喚醒。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三位學問淵博的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對學問深奧的感慨。詩中,「乾坤有此三夫子」展現了這三位先生的非凡地位,而「邂逅於茲豈偶然」則暗示了這次相遇的非凡意義。後文通過對「數捲圖書」和「一襟風月」的描繪,體現了學問的深邃和心靈的傳承。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學問的渴望和無力感,展現了學問的崇高與深奧。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大雨雪六首 其六 》 —— [ 明 ] 黃仲昭
- 《 自信豐往龍南過竹高嶺作 》 —— [ 明 ] 黃仲昭
- 《 送黃石體行任湖廣副理問 》 —— [ 明 ] 黃仲昭
- 《 遊仙巖亦用前韻 》 —— [ 明 ] 黃仲昭
- 《 題仙溪陸世徵活水亭次郡守丁石崖韻 》 —— [ 明 ] 黃仲昭
- 《 春風歸省送同年劉述憲 》 —— [ 明 ] 黃仲昭
- 《 題畫魚五首爲劉方伯賦 》 —— [ 明 ] 黃仲昭
- 《 別東巖偶成三首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