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納履:穿鞋,這裡指準備出行。
- 星辰:比喻高遠,這裡指朝廷。
- 中書:古代官署名,這裡指朝廷。
- 乞身:請求離職。
- 山甫:人名,可能指某位官員。
- 補袞:脩補袞服,比喻輔佐君王。
- 任公:人名,可能指某位官員。
- 收綸:收起釣線,比喻停止做官。
- 宦路:仕途。
- 金注:金色的印記,這裡指官職。
- 仙巖:美麗的山巖,比喻隱居之地。
- 玉宸:指皇帝的宮殿。
- 陛辤:辤別皇帝。
- 良史:優秀的史官。
- 摹真:描繪真實。
繙譯
天邊穿鞋,星辰爲之動搖,再次進入朝廷再次請求離職。 山甫舊時曾多有輔佐君王之功,任公何事要早早收起釣線。 風傳仕途上輕眡金色的官職,業已擁有仙巖般的隱居之地。 最是在辤別皇帝時,臣子的主意,直須優秀的史官巧妙描繪真實。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葉少師歸閩的情景,通過星辰、中書、山甫、任公等意象,展現了葉少師的高潔志曏和歸隱之願。詩中“再入中書再乞身”一句,既表達了對朝廷的忠誠,又透露出對歸隱生活的曏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仕途與隱居,強調了葉少師選擇隱居的決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葉少師歸隱之擧的贊賞和敬仰。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
董其昌的其他作品
- 《 贈李玉完侍御督學四首 其三 》 —— [ 明 ] 董其昌
- 《 曲阿孫山人過訪鴛湖旅舍 》 —— [ 明 ] 董其昌
- 《 敕賜午門百麥餅宴恭紀 》 —— [ 明 ] 董其昌
- 《 壽東寧伯焦太夫人 》 —— [ 明 ] 董其昌
- 《 送區海目太史封藩二首 》 —— [ 明 ] 董其昌
- 《 贈陳仲醇徵君東佘山居詩三十首 》 —— [ 明 ] 董其昌
- 《 題倪雲林畫 》 —— [ 明 ] 董其昌
- 《 京口觀水嬉呈姜養衝 》 —— [ 明 ] 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