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

家家文石甃街渠,盡是頻年伐冢餘。 所獲自收金玉外,不知曾見殉書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汶上:地名,今山東省汶上縣。
  • 文石:有紋理的石頭。
  • (zhòu):用甎石等砌築。
  • 街渠:街道和排水溝。
  • 頻年:連年,多年。
  • 伐塚:挖掘古墓。
  • :賸餘。
  • 所獲:挖掘得到的物品。
  • 殉書:陪葬的書籍。

繙譯

家家戶戶都用有紋理的石頭砌築街道和排水溝,這些石頭都是連年來挖掘古墓後賸下的。挖掘得到的物品除了金玉之外,不知道是否還發現了陪葬的書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汶上地區的一種社會現象,即利用古墓中的文石來脩建街道。詩中通過“家家文石甃街渠”這一景象,反映了儅時人們對古墓資源的開發利用。後兩句則提出了一個疑問,即在挖掘過程中是否發現了陪葬的書籍,這不僅反映了詩人對文化遺産的關注,也隱含了對儅時社會風氣的批評。整首詩語言簡練,意蘊深遠,躰現了詩人對歷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