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歐陽令君十二詠並引歌豐年
羨君好昆玉,次第起黃甲。
平生春秋學,袞鉞共書法。
宛如雙鳳雛,瑞此文教洽。
矗矗青雲間,高舉力不乏。
詩夢恊春草,詞源倒秋峽。
持之問蘇公,才名可相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崑玉:比喻優秀的子弟或兄弟。
- 次第:依次,一個接一個。
- 黃甲:科擧考試中的進士及第。
- 袞鉞:古代帝王的禮服和儀仗中的大斧,此指莊嚴的書法。
- 書法:書寫藝術,特指用毛筆寫漢字的藝術。
- 鳳雛:小鳳凰,比喻英俊少年。
- 瑞:吉祥的征兆。
- 文教:文化和教育。
- 矗矗:高聳直立的樣子。
- 恊:同“協”,和諧。
- 詞源:詞的來源,此指文採。
- 倒:傾瀉,比喻文採橫溢。
- 鞦峽:鞦天的峽穀,比喻深邃。
- 囌公:指囌軾,宋代文學家。
- 相壓:相比,相抗衡。
繙譯
羨慕你擁有優秀的子弟,他們一個接一個地考中進士。你一生精研春鞦之學,書法莊嚴如同帝王的袞鉞。他們宛如雙鳳雛,預示著文化和教育的繁榮。高高聳立在青雲之間,他們有著不竭的上陞力量。你的詩夢與春草和諧,文採如同鞦峽之水傾瀉。拿這些去問囌軾,你的才名是否能與之相比。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歐陽令君的子弟才華橫溢,以及他在文化和教育上的成就。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象征,如“崑玉”、“鳳雛”、“青雲”等,形象地描繪了歐陽令君子弟的優秀和未來的光明前景。同時,通過提及“春鞦學”和“書法”,強調了他們在學術和藝術上的造詣。最後,以囌軾爲比較對象,表達了對其才名的認可和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歐陽令君及其子弟的贊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