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月下即事

去秋寒早天多雪,今夕冬暄月似春。 淡境味長堪送老,醉鄉戶小恰容身。 客中兩度逢南至,酒後終宵向北辰。 莫笑杞人憂國淚,時看雲物一沾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鼕至:二十四節氣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
  • 南至:即鼕至,因爲太陽直射點在鼕至日達到南廻歸線,故稱“南至”。
  • 北辰:北極星的古稱。
  • 杞人:出自《列子·天瑞》中的寓言故事“杞人憂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無根據的憂慮。

繙譯

去年鞦天寒冷來得早,天空多雪,而今晚鼕至之夜卻溫煖如春,月光似水。 平淡的生活滋味悠長,足以讓人安享晚年,醉鄕雖小,卻正好容納我這顆心。 在客居他鄕中兩次遇到鼕至,酒後整夜仰望北方的北極星。 不要嘲笑我像杞人那樣憂國憂民的淚水,有時看到雲物變化,也會感動得淚溼衣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去年鞦天的寒冷與今年鼕至的溫煖,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淡境味長堪送老”一句,展現了詩人對平淡生活的滿足和對老去的從容。末句以“杞人憂國”自喻,抒發了詩人對國家的深切關懷和憂慮,同時也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敏感和深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和深沉的愛國情懷。

程嘉燧

程嘉燧

明徽州府休寧人,僑居嘉定,字孟陽,號鬆圓。應試無所得,折節讀書。工詩善畫,又通曉音律。錢謙益罷歸,築耦耕堂,邀嘉燧讀書其中。閱十年返休寧,甲申前一年十二月卒。有《浪淘集》。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