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皋雜詠

山徑荒涼月上時,郡僚奔走迓監司。 道人引水澆畦罷,坐燎松明改舊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gāo):水邊的高地。
  • (yà):迎接。
  • 監司:明代對監察州縣的地方長官的簡稱。
  • (liáo):燃燒,這裡指用松明燃燒的光亮。
  • 松明:松樹枝條,因其含油脂,燃燒時可發出明亮的光。

繙譯

在山間小逕荒涼,月亮陞起的時候,郡中的官員們忙於奔走迎接監察州縣的地方長官。道人引水澆灌完田畦後,坐在松明燃燒的光亮下,脩改著舊時的詩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甯靜而略帶荒涼的山間夜晚景象。詩中,“山逕荒涼月上時”一句,既展現了環境的幽靜,又透露出一種超然物外的氛圍。後兩句通過道人澆畦和改詩的細節,表現了一種與世無爭、自得其樂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曏往。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