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老子授尹喜道德經圖

嘆息淳風日已淪,深探性命着微言。 當年不授關門尹,萬古誰知道德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淳風:淳樸的風俗。
  • 性命:生命的本質。
  • 微言:深奧的言論。
  • 關門尹:指尹喜,相傳他在函谷關遇到老子,老子傳授給他《道德經》。
  • 萬古:永遠,指長遠的時間。

翻譯

嘆息着淳樸的風俗日漸消逝,我深入探究生命的本質和深奧的言論。 如果當年老子沒有傳授《道德經》給函谷關的尹喜,那麼長久以來,誰又能知道《道德經》的尊貴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古代淳樸風俗消逝的哀嘆,以及對《道德經》深遠影響的讚頌。詩中,「淳風日已淪」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而「深探性命着微言」則顯示了作者對生命和哲理的深刻追求。後兩句通過假設性的提問,強調了老子傳授《道德經》給尹喜的重要性,暗示了這部經典對後世的巨大影響和尊貴地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古代智慧和文化的崇敬之情。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