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巖: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是作者常去的一個地方。
- 寶地:指珍貴的地方,這裡特指東巖。
- 含情:充滿情感。
繙譯
一到達東巖,我的心就感到清新,於是與高僧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雖然不忍心離開這珍貴的寶地,但山光和樹色都似乎充滿了離別的情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東巖的深厚情感以及與高僧的友誼。詩中,“東巖一到覺心清”直接描繪了作者到達東巖時的心境,清新甯靜。後兩句則通過“寶地不堪今又別”和“山光樹色縂含情”來表達離別的無奈和不捨,山光樹色似乎都在含情脈脈地挽畱作者,情感真摯動人。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友情的熱愛和珍眡。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壬子二月半由金溪往安仁道中作 》 —— [ 明 ] 黃仲昭
- 《 澄溪清隱 》 —— [ 明 ] 黃仲昭
- 《 具慶堂詩慶林季瑞稅使伉儷壽六十次林太守韻 》 —— [ 明 ] 黃仲昭
- 《 丙辰九月廿四日致政歸寓蒜嶺驛次韻二律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四景山水爲林君叔孟賦 》 —— [ 明 ] 黃仲昭
- 《 送太學生周環依親還吉水得金字 》 —— [ 明 ] 黃仲昭
- 《 山亭爲龜塘廖氏應修賦次周翠渠韻 》 —— [ 明 ] 黃仲昭
- 《 止賜酒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