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年林一中韻哭陳弘載僉憲二首
按節遙衝瘴雨寒,西風聞訃淚交潸。
憶君九曲分岐去,問我三山歲月還。
柏府此時經舊宅,泉臺無路覓清顏。
全歸俯仰應無愧,百歲誰能脫此關。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按節:按照節令,這裏指按照規定的時間。
- 瘴雨寒:指南方溼熱地區的有毒雨霧。
- 西風聞訃:西風帶來了死訊。
- 淚交潸:淚水縱橫。
- 九曲分岐:形容道路曲折多變。
- 問我三山歲月還:詢問我關於三山的歲月是否已經歸來。
- 柏府:古代官署名,這裏指陳弘載的官邸。
- 泉臺:指墓地。
- 清顏:清秀的面容,這裏指陳弘載的容貌。
- 全歸:完整地迴歸,指死亡。
- 俯仰:指短暫的一生。
- 百歲:指人的一生。
翻譯
按照規定的時間,我遙望着南方溼熱地區的瘴雨,西風帶來了你的死訊,我的淚水不由自主地縱橫流下。記得你曾經走過那曲折多變的道路,現在卻問我關於三山的歲月是否已經歸來。你的官邸如今已成舊宅,而你的墓地我卻無法找到你的清秀面容。你完整地迴歸了,短暫的一生中應該沒有遺憾,但誰能逃脫這百年的生死關呢?
賞析
這首詩是黃仲昭用同年林一中的韻來悼念陳弘載僉憲的作品。詩中通過「按節遙衝瘴雨寒」和「西風聞訃淚交潸」等句,表達了詩人對陳弘載逝世的深切哀痛。詩中「九曲分岐」和「問我三山歲月還」等句,則回憶了與陳弘載的交往和對其的思念。最後,「全歸俯仰應無愧」和「百歲誰能脫此關」則表達了對生死的深刻思考,體現了詩人對友人逝去的無奈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感悟。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題魏憲長山水四首春景 》 —— [ 明 ] 黃仲昭
- 《 題王孟端畫竹 》 —— [ 明 ] 黃仲昭
- 《 題魏憲長山水四首春景 》 —— [ 明 ] 黃仲昭
- 《 畫梅四首爲焦㻞中書賦風梅 》 —— [ 明 ] 黃仲昭
- 《 再經廬山東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韻賦六首 其二 》 —— [ 明 ] 黃仲昭
- 《 瑞州分司次璧間諸公留題韻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往德安過東林寺讀始祖唐御史公詩韻六首 》 —— [ 明 ] 黃仲昭
- 《 題林君惟華秋江獨釣圖和李君唐英韻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