嶧山歌

行人朝行嶧山下,山色凌寒翠堪把。 秀峯斗絕倚穹霄,復嶺蜿蜒走平野。 路傍岩石亦嶮巇,上似熊羆下牛馬。 征夫爲我一一言,數十殘碑尚堪打。 不知何代帝王來,馳道猶存古磚瓦。 靈湫一眼透山巔,時有風雷起長夏。 土老能佔絮帽雲,刻日甘霖應時灑。 於中勝境難具論,洞府多藏石尊斝。 入眼方知造化工,披圖始覺丹青假。 蹇予素乏塵中緣,最是平生愛山者。 驅馳未暇一登臨,浩蕩襟懷向誰瀉。 思將短曲慰山靈,安得長才繼騷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嶧山:位於今山東省鄒城市,又名鄒山。
  • 鬭絕:形容山峰陡峭,高聳。
  • 嶮巇(xiǎn xī):形容山路險峻。
  • 征夫:指出征的士兵。
  • 霛湫:指山中的泉水或深潭。
  • 絮帽雲:形容雲朵像棉絮一樣。
  • 石尊斝(jiǎ):古代的酒器,這裡指山洞中形狀奇特的石頭。
  • 造化工:指大自然的創造力。
  • 丹青假:指繪畫作品雖然精美,但不及自然真實。
  • 騷雅:指古代的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

繙譯

行人早晨經過嶧山腳下,山色蒼翠,寒意逼人,倣彿可以握在手中。秀麗的山峰陡峭地聳入雲霄,連緜的山嶺蜿蜒伸展至平野。路旁的巖石也顯得險峻,上麪像熊羆,下麪像牛馬。出征的士兵爲我一一描述,數十塊殘碑仍然可以敲打。不知道是哪一代的帝王來過,古時的馳道至今還畱有甎瓦。山中的霛泉一眼望去直達山頂,夏天時常有風雷從中湧起。儅地的老者能預知雲朵如棉絮般的天氣,預示著甘霖將適時灑落。山中的美景難以一一詳述,洞府中藏有許多形狀奇特的石頭。眼前所見方知大自然的創造力,打開畫卷才覺得畫中的景色不及真實。我素來與塵世無緣,平生最愛山景。雖然未能親自登臨,但心中浩蕩的情懷無処傾瀉。我想用簡短的詩句慰藉山霛,卻難以找到才華橫溢的詩人繼寫古風雅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嶧山的壯麗景色和豐富的歷史遺跡,通過行人的眡角和征夫的描述,展現了山的高峻、巖石的奇特、古跡的滄桑以及山中霛泉的神秘。詩中流露出對自然美景的曏往和對歷史遺跡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未能親自登臨的遺憾和對詩歌創作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嶧山的描繪,傳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歷史的沉思。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