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王霽宇大司馬

劍履星辰切鬥邊,紵衣□發醉花前。 午橋且自安鵬息,亥字寧須論大年。 十賚恩華明主意,九還真訣異人傳。 祝觴愧我無新語,借取山陽樂志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劍履:指佩劍和鞋子,古代官員上朝時所穿的正式裝束。
  • 星辰:比喻高官顯貴,如同星辰般璀璨。
  • 切鬥邊:接近天邊,形容地位極高。
  • 紵衣:用紵麻織成的衣服,這裏指簡單的服飾。
  • □發:此處字跡不清,無法註釋。
  • 花前:指在花下,常用來形容悠閒或詩意的場景。
  • 午橋:地名,這裏可能指一個安靜的地方。
  • 鵬息:比喻高遠的志向或寧靜的生活狀態。
  • 亥字:指十二地支中的「亥」,這裏可能指時間或年齡。
  • 大年:指長壽。
  • 十賚:指皇帝的賞賜。
  • 恩華:指皇帝的恩寵和榮耀。
  • 明主:指賢明的君主。
  • 九還:道教術語,指九轉還丹,即煉丹成仙的過程。
  • 真訣:指道教的修煉祕訣。
  • 異人:指非凡的人,可能指道教中的高人。
  • 祝觴:舉杯祝賀。
  • 新語:新的言辭或祝福語。
  • 山陽:地名,這裏可能指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地方。
  • 樂志篇:指記錄快樂心情的文章或詩篇。

翻譯

佩劍和鞋子如同星辰般璀璨,接近天邊,穿着簡單的紵衣,在花下醉意朦朧。在午橋這個安靜的地方,安心地享受如鵬鳥般的寧靜生活,不必討論年齡的長短。皇帝的賞賜和恩寵如同明主的榮耀,道教的修煉祕訣由非凡的人傳授。舉杯祝賀時,我感到慚愧沒有新的言辭,只能借用山陽的樂志篇來表達我的心意。

賞析

這首詩是董其昌爲祝賀王霽宇大司馬而作,詩中通過星辰、劍履、紵衣等意象,描繪了王霽宇的高貴與簡樸並存的生活態度。午橋、鵬息等詞語則表達了詩人對王霽宇寧靜生活的讚美。詩的後半部分提及皇帝的賞賜和道教的修煉,顯示了王霽宇在政治和精神層面的雙重尊榮。最後,詩人自謙無新語,借用山陽樂志篇來表達祝福,體現了詩人對王霽宇的深厚情誼和敬意。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