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泖(mǎo):古代指水面平靜的湖泊。
- 迢遙:遙遠。
- 煙艇:煙霧中的小船。
- 泬漻(jué liáo):空曠清朗的樣子。
- 青螺:指青山。
- 拔地:突兀地聳立。
- 堯市:傳說中堯帝的都城,這裏指古老的城市。
- 白馬:指白馬寺,佛教寺廟。
- 凌波:在水面上行走,形容寺廟建築在水邊。
- 梵宮:佛教寺廟。
- 入吳:進入吳地,指江南地區。
- 泛鬥:泛舟於北斗星之下,比喻遠行。
- 迷津筏:迷失方向時的指引,比喻指引或幫助。
- 遺珠:遺失的珍珠,比喻珍貴的東西。
- 象罔:古代傳說中的神獸,能吐珠,比喻珍貴之物。
翻譯
我成了海上漂泊的老翁,乘坐着遙遠煙霧中的小船,四周空曠清朗。青山突兀地聳立,存留着古老的城市,白馬寺在水邊高聳,是佛教的聖地。有客人想要進入江南觀賞,而我將泛舟遠行,路途無盡。不需要再尋求迷失方向的指引,我自己就能在珍貴之物中找到遺失的珍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秋日泛舟湖上的景象,通過「浮家海上翁」、「迢遙煙艇」等意象,展現了詩人的孤獨與超然。詩中「青螺拔地」、「白馬凌波」等句,以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勾勒出一幅寧靜而神祕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尾聯「不須更喻迷津筏,自得遺珠象罔中」,表達了詩人對自我探索和內心珍寶的自信與滿足,體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
董其昌的其他作品
- 《 宿羊山驛 》 —— [ 明 ] 董其昌
- 《 送章公覲水部之任清江 》 —— [ 明 ] 董其昌
- 《 餘既有院長之命茂之以詩見投依韻答之 》 —— [ 明 ] 董其昌
- 《 詶楊霽寰中丞 》 —— [ 明 ] 董其昌
- 《 題畫贈楊玄蔭大參 》 —— [ 明 ] 董其昌
- 《 贈李為與滸墅主政四首 其二 》 —— [ 明 ] 董其昌
- 《 送郭希所符丞之金陵二首 》 —— [ 明 ] 董其昌
- 《 范長倩偕隱天平山居四首 其二 》 —— [ 明 ] 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