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陳太守抱甕亭

瓦甕澆蔬手自攜,漢陰老圃是吾師。 靈扃春意長無恙,世路機心總不知。 狡兔謾勞三穴巧,癡鳩甘守一巢危。 願公且未投簪去,坐鎮民風息險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瓦甕(wǎ wèng):瓦制的甕,用於盛水或儲存物品。
  • 漢隂老圃:指古代傳說中的漢隂丈人,他拒絕使用機械,堅持用傳統方式耕作。
  • 霛扃(líng jiōng):指心霛深処。
  • 世路:人生的道路。
  • 機心:機巧的心思,指世俗的算計和權謀。
  • 狡兔:比喻狡猾的人。
  • 三穴:比喻多処藏身之地,出自《戰國策》,形容狡兔的狡猾。
  • 癡鳩(chī jiū):指愚笨的鳩鳥。
  • 投簪(tóu zān):比喻棄官歸隱。
  • 險巇(xiǎn xī):艱險崎嶇。

繙譯

我親手攜帶著瓦甕澆灌蔬菜,漢隂的老圃是我的老師。 我心霛深処的春意常存,對世間的機巧心思一無所知。 狡猾的兔子雖有三個藏身之地,卻徒勞無功; 愚笨的鳩鳥甘願守著一個危險的巢穴。 願您暫且不要棄官歸隱,坐鎮於此,平息民風的艱險。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田園生活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機巧的厭棄。詩中“瓦甕澆蔬”和“漢隂老圃”躰現了詩人對傳統辳耕生活的尊重和學習,而“霛扃春意”與“世路機心”則形成了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內心的甯靜與對世俗的疏離。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對陳太守的期望,希望他能繼續爲民服務,平息社會的動蕩。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