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放逐:古代將人驅逐出原居住地,通常是對政治犯或罪犯的懲罰。
- 江潭:江邊的水潭,這裏指屈原被放逐的地方。
- 恨不平:心中充滿了不滿和怨恨。
- 偶逢:偶然遇到。
- 話衷情:傾訴內心的真實情感。
- 狂楚:指楚國,這裏帶有貶義,形容楚國政治的混亂和無道。
- 無情甚:非常無情。
- 忠臣:忠誠的臣子,這裏指屈原。
- 殞:死亡。
翻譯
被放逐到江邊的水潭,心中充滿了不平之恨,偶然遇到了一位漁夫,向他傾訴了內心的真實情感。可憐那楚國竟是如此無情,最終使得忠誠的臣子屈原在此地喪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屈原被放逐後的孤獨與絕望,以及他對楚國無情政治的深深怨恨。詩中,「放逐江潭恨不平」一句,既表達了屈原的流放之苦,也暗示了他對不公命運的反抗。「偶逢漁父話衷情」則展現了屈原在絕望中尋求理解的渴望。最後兩句「可憐狂楚無情甚,竟使忠臣殞此生」,強烈譴責了楚國的無情和昏庸,對屈原的悲劇命運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哀悼。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充分展現了屈原的忠誠與悲劇,以及詩人對這一歷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題仙溪遊鶴軒次周翠渠韻 》 —— [ 明 ] 黃仲昭
- 《 圃東新井 》 —— [ 明 ] 黃仲昭
- 《 題畫魚五首爲劉方伯賦 》 —— [ 明 ] 黃仲昭
- 《 唐宮人題紅葉圖詩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題林氏婿宜榮翠庭卷和楊大參韻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甲午季冬雨雪連旬公餘感觸輒賦八絕 》 —— [ 明 ] 黃仲昭
- 《 題老子授尹喜道徳經圖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壽星圖壽胡揮使六十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