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縹緲(piāo miǎo):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惠澤:恩澤,恩惠。
- 襟懷:胸懷,心懷。
- 涵:包含,包容。
- 霽月:雨過天晴後的明月。
- 冰霜:比喻嚴峻或清冷。
- 陽和:春天的暖氣,比喻溫暖和暢。
- 閭閻(lǘ yán):古代平民居住的地區,也指平民。
- 催租吏:催收租稅的官吏。
- 擊壤歌:古代民間的一種歌謠,擊壤是一種古代遊戲,邊擊壤邊唱歌。
- 循良:遵守法度,善良守法。
- 編摩:編纂,整理。
翻譯
閩江水波盪漾,晴空下顯得縹緲不定,但怎能比得上太守您給予的恩惠多呢?您的胸懷如玉雪般純潔,包容着雨後天晴的明月,即使在冰霜覆蓋的崖谷中,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溫暖和暢。平民百姓不再認識催收租稅的官吏,田野間時常能聽到人們邊擊壤邊唱的歌謠。在聖明的時代,像您這樣遵守法度、善良守法的官員必定會被記載下來,您的姓名很快就會被編入史冊。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三山太守唐廷貴的德政和胸懷。通過對比閩江的縹緲與太守的惠澤,突出了太守的恩德之深。詩中「玉雪襟懷涵霽月」一句,形象地描繪了太守純潔無私的胸懷,而「冰霜崖谷轉陽和」則進一步以春天的溫暖來比喻太守帶來的和諧與安寧。後兩句反映了太守治理下的社會安定和百姓的幸福生活,最後預言太守的美名將被載入史冊,表達了對太守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願。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送黃石體行任湖廣副理問 》 —— [ 明 ] 黃仲昭
- 《 鯉湖紀遊十首和先輩龔司訓韻 》 —— [ 明 ] 黃仲昭
- 《 題九仙觀梅崖 》 —— [ 明 ] 黃仲昭
- 《 琴書眞趣為三山王用忠賦 》 —— [ 明 ] 黃仲昭
- 《 同昭武劉太守仁甫遊西庵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詠菊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吳繼學先生家藏邊景昭花鳥圖五首梅竹雙鵲 》 —— [ 明 ] 黃仲昭
- 《 和答鄭司訓賞蓮詩並訂重遊之約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