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聲利:名聲和利益。
- 鬢易斑:鬢角容易變白,指衰老。
- 紅塵:塵世,指繁華的社會。
- 間關:形容道路艱險。
- 廊廟:指朝廷。
- 千鍾祿:形容高官厚祿。
- 丘園:田園,指隱居之地。
- 一味閒:完全的閒適。
- 花嶼:花叢中的小島。
- 竹林間:竹林之中,常指隱居之地。
- 軒冕:古代大夫以上的官吏出門時所穿戴的禮服和禮帽,借指官位爵祿。
- 風月:指自然風景。
- 平分:分享,共有。
- 數畝山:幾畝山地,指隱居的田園。
翻譯
追逐名聲和利益使人容易衰老,整天在繁華的世界中奔波勞碌。 才知道朝廷的高官厚祿,不如田園生活的完全閒適。 每天帶着酒遊走在花叢中的小島上,有時帶着書在竹林中靜讀。 因爲你的詩句,我想要辭去官職,與自然風景共享幾畝山地的寧靜。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詩中,「聲利勞人鬢易斑」一句,即道出了追逐名利對人身心造成的傷害。後文通過對「廊廟千鍾祿」與「丘園一味閒」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田園生活的閒適與寧靜。最後兩句「因君便欲辭軒冕,風月平分數畝山」,則直接表達了詩人想要放棄官職,迴歸自然,享受田園生活的強烈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單生活的渴望和對自然的熱愛。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效古十九首 其五 》 —— [ 明 ] 黃仲昭
- 《 題白蓮 》 —— [ 明 ] 黃仲昭
- 《 題扇面伯牙鼓琴圖爲同年談時英賦 》 —— [ 明 ] 黃仲昭
- 《 三宜庵爲高都憲賦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四景山水圖為仙溪林廷寛賦 其一 春景 》 —— [ 明 ] 黃仲昭
- 《 歸朝歡送都憲秦公巡撫北畿 》 —— [ 明 ] 黃仲昭
- 《 遊囊山寺追和柯竹巖先生韻四首 》 —— [ 明 ] 黃仲昭
- 《 大田驛和任提學見竹偶成二絕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