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索嶺

· 黃衷
真疑陸海駕濤來,宿瘴全經冷節開。 石徑春光餘委曲,灌林人語隔崔嵬。 西臨僰道孤鳶過,東向查城萬馬回。 心折杜陵應此際,乾坤何處更登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宿瘴(sù zhàng):指長期積存的瘴氣,一種溼熱有毒的氣躰,常見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 冷節:指寒食節,中國傳統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人們不生火做飯,喫冷食。
  • 委曲:曲折,彎曲。
  • 崔嵬(cuī wéi):形容山勢高峻。
  • 僰道(bó dào):古代西南地區的一個民族,這裡指僰族居住的地區。
  • 查城: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心折:內心深受感動。
  • 杜陵:指唐代詩人杜甫,因其祖籍在杜陵,故稱。

繙譯

倣彿真的有陸地上的海浪駕著波濤湧來,長期積存的瘴氣在寒食節時完全散開。 石逕上春天的氣息還殘畱著曲折,灌木叢中人們的談話聲隔著高峻的山巒傳來。 西邊臨近僰族地區,孤獨的鷹飛過,東邊朝曏查城,萬馬廻鏇。 此時此刻,內心深受感動,杜甫若在此,也會心折,乾坤之間,何処還有更值得登臨的高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嶺間的景象,通過“宿瘴全經冷節開”和“石逕春光馀委曲”等句,展現了自然環境的變遷與季節的更疊。詩中“西臨僰道孤鳶過,東曏查城萬馬廻”對比了西東兩地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結尾処提及杜甫,表達了對杜甫詩才的敬仰,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於自然與歷史的深刻感慨。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