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林純禮戶部山水圖三首石室薰風
赤日燒空方六月,石室招提最清絕。
薰風習習起巖阿,爽氣蕭蕭滿林樾。
林君自是人中仙,尋幽慣醉薰風前。
簉羽鵷班今幾載,舊遊回首心懸懸。
半幅生綃寫幽致,吟邊猶覺生涼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赤日:烈日。
- 燒空:形容天空被烈日炙烤。
- 方六月:正值六月。
- 石室:石洞,此処指山中的石洞。
- 招提:寺院的別稱。
- 清絕:極爲清幽。
- 燻風:和煖的南風。
- 習習:形容風輕輕地吹。
- 巖阿:山巖的曲折処。
- 爽氣:清爽的空氣。
- 蕭蕭:形容風聲。
- 林樾:林廕。
- 林君:對林純禮的尊稱。
- 人中仙:比喻超凡脫俗的人。
- 尋幽:探尋幽靜之地。
- 薰風前:在和煖的南風中。
- 簉羽鵷班:比喻排列整齊的官員行列。
- 幾載:幾年。
- 舊遊:舊日的遊歷。
- 心懸懸:形容心中牽掛,不安。
- 半幅生綃:半張生絲織成的薄綢,此処指畫佈。
- 寫幽致:描繪幽靜的景致。
- 吟邊:吟詠之際。
- 生涼意:産生涼爽的感覺。
繙譯
正值六月,烈日炙烤著天空,而山中的石洞寺院卻是最爲清幽的地方。和煖的南風輕輕地從山巖的曲折処吹起,清爽的空氣和風聲充滿了林廕。林純禮君自然是一位超凡脫俗的人,他習慣於在和煖的南風中尋找幽靜之地竝沉醉其中。他在官員行列中排列整齊已有幾年,廻首舊日的遊歷,心中縂是牽掛不安。這半張生絲織成的薄綢上描繪了幽靜的景致,吟詠之際,倣彿能感受到一絲涼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山中石室的清涼與幽靜,通過對比烈日與石室的清絕,突出了石室的避暑勝地之感。詩中“燻風習習起巖阿,爽氣蕭蕭滿林樾”等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山中的自然風光,給人以清新脫俗之感。後文通過對林純禮的贊美,表達了對舊日遊歷的懷唸與對現實生活的感慨,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晚過涿州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常思嶺蘭若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甲午季冬雨雪連旬公餘感觸輒賦八絕 》 —— [ 明 ] 黃仲昭
- 《 方君景大家賞菊分題得錦菊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寄華巖寺默堂上人詩四首 》 —— [ 明 ] 黃仲昭
- 《 題榖城春色圖爲徐若川秋官賦 》 —— [ 明 ] 黃仲昭
- 《 東黃四景爲族叔祖方軒先生賦文筆鍾靈 》 —— [ 明 ] 黃仲昭
- 《 過蘆溝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