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思道毛塢之什
冉冉孤生竹,遲此方苞月。
玉節本璘珣,孚尹亦旁達。
叢棘紛紏纏,興言誰剪伐。
詩人執斧柯,君子在林樾。
朝看清陰成,暮聽商飆發。
一歌猗蘭榮,再佔泰茅拔。
不有栽培心,曲直竟何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冉冉:形容植物柔弱、緩慢生長的樣子。
- 孤生竹:單獨生長的竹子。
- 遲:等待。
- 方苞月:指月亮初陞時的樣子。
- 玉節:形容竹子的節段像玉一樣。
- 璘珣:光彩奪目的樣子。
- 孚尹:信任和治理。
- 旁達:廣泛傳播。
- 叢棘:叢生的荊棘。
- 紛紏纏:紛亂糾纏。
- 興言:興起話語,即表達。
- 剪伐:脩剪砍伐。
- 斧柯:斧頭和斧柄,這裡指工具。
- 林樾:樹木茂密的地方。
- 清隂:清涼的樹廕。
- 商飆:鞦風。
- 猗蘭:一種香草,這裡指美好的事物。
- 泰茅拔:指茅草茂盛,這裡比喻事物興旺。
- 栽培心:培養和關心。
- 曲直:彎曲和直,這裡指事物的形態。
- 何掘:如何挖掘,這裡指如何処理。
繙譯
柔弱的孤生竹,靜靜等待著月亮初陞。 竹節如玉般光彩奪目,信任與治理也廣泛傳播。 叢生的荊棘紛亂糾纏,誰能表達出剪除它們的願望? 詩人手持斧頭,君子隱居在茂密的樹林中。 早晨看著清涼的樹廕形成,傍晚聽著鞦風的聲音。 一次歌唱美好事物的繁榮,再次佔蔔茅草的茂盛。 沒有培養和關心的心,事物的形態究竟該如何処理?
賞析
這首詩通過孤生竹與叢棘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於自然與人文環境的深刻思考。詩中,“孤生竹”象征著高潔與堅靭,而“叢棘”則代表了紛擾與障礙。詩人通過描繪竹子的美麗與荊棘的睏擾,隱喻了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同時,詩中的“詩人執斧柯,君子在林樾”展現了詩人對於剪除障礙、追求理想的決心與行動。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於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