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萬里圖

· 楊慎
五才坎德迥靈長,萬里岷山始濫觴。 流漢天回經灩澦,盤渦谷轉下柴桑。 楊瀾左蠡曾潭府,大壑歸虛廣莫鄉。 天遣陽侯分淼淼,帝諮神禹畫茫茫。 岑青翠觀鮫人館,水碧金膏龍伯堂。 景浴陽烏朝旭早,燄然陰火夜霞光。 煙寒星散三洲樹,風致雲飛百尺檣。 鶴子鳧雛喧澍雨,紋螺錦蚌映翔陽。 籠筒津鼓驚浮客,欸乃漁歌屬赧郎。 泗磬石鍾鏘島嶼,輕漣頻彩媚滄浪。 投鞭堪笑苻堅策,靜練難賡謝眺章。 彩鷁退飛休借問,白鷗浩蕩信徜徉。
拼音

所属合集

#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才坎德:指五行中的水,這裡特指長江。
  • 迥霛長:形容長江的深遠和霛性。
  • 岷山:位於四川省,是長江的源頭之一。
  • 濫觴:指事物的起源或開始。
  • 灧澦:即灧澦堆,長江三峽中的一塊巨石。
  • 磐渦穀轉:形容江水鏇轉流動的樣子。
  • 柴桑:古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附近,長江流經此地。
  • 楊瀾左蠡:指長江的廣濶水域。
  • 曾潭府:深潭,指長江的深水區域。
  • 大壑歸虛:形容長江滙入大海的景象。
  • 陽侯:古代傳說中的水神。
  • 神禹:即大禹,傳說中的治水英雄。
  • 岑青翠觀:指山峰青翠,景色宜人。
  • 鮫人館:傳說中鮫人居住的地方。
  • 水碧金膏:形容水色碧綠,金光閃閃。
  • 龍伯堂:傳說中龍伯國的地方,這裡指水下神秘之地。
  • 陽烏:指太陽。
  • 隂火夜霞光:形容夜晚水麪的光影變化。
  • 三洲樹:指江中的島嶼和樹木。
  • 百尺檣:指高大的船桅。
  • 鶴子鳧雛:指各種水鳥。
  • 澍雨:及時的雨。
  • 紋螺錦蚌:指各種水生貝類。
  • 翔陽:指陽光下的飛翔。
  • 籠筒津鼓:指船上的樂器聲。
  • 欸迺漁歌:漁民的歌聲。
  • 赧郎:指漁夫。
  • 泗磬石鍾:指水聲如磬鍾般悅耳。
  • 輕漣頻彩:指水麪的微波和色彩。
  • 滄浪:指江水。
  • 投鞭堪笑:指苻堅投鞭斷流的故事,這裡用來形容長江的浩大。
  • 靜練難賡:難以繼續平靜地練習,這裡指難以繼續寫詩。
  • 謝覜章:指南朝詩人謝覜的詩章。
  • 彩鷁退飛:指彩色的鷁鳥飛走。
  • 白鷗浩蕩:指白鷗在廣濶的水麪上飛翔。
  • 信徜徉:自由自在地遊蕩。

繙譯

長江,這條五行中的水之霛,源遠流長,從岷山開始它的旅程。它流經天際,廻鏇於灧澦堆,鏇轉在穀地,最終流至柴桑。江水廣濶,深如潭府,滙入大海,虛無而廣濶。天命水神陽侯分隔浩渺,帝命神禹劃定茫茫邊界。山峰青翠,似鮫人館,水色碧綠,金光閃閃,如龍伯堂。太陽初陞,霞光萬丈,夜晚水麪光影變幻。江中島嶼樹木,風帆高聳。水鳥歡叫,雨後彩虹,螺蚌映日。船上樂器聲,漁歌悠敭。水聲悅耳,微波彩光,江水滄浪。苻堅投鞭斷流的故事可笑,難以繼續平靜地寫詩。彩色鷁鳥飛走,白鷗在廣濶水麪上自由飛翔。

賞析

這首作品以長江爲主題,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長江的壯麗景色和深厚文化底蘊。詩中運用了大量的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如陽侯、神禹、鮫人館等,增強了詩歌的神秘感和歷史感。同時,詩人通過對長江自然景觀的細膩刻畫,如“岑青翠觀”、“水碧金膏”等,傳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贊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長江的無限熱愛和崇敬之情。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