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郊臺

· 虞堪
吳王城外拜郊臺,山色湖光共繞回。 終古翠華隨水去,何年玉牒爲天開。 斜陽一笛牛羊下,細雨千帆雲鳥來。 忠死佞存墮霸業,登臨不盡客興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拜郊臺:古代帝王舉行郊祀(祭祀天地)的場所。
  • 吳王城:指古代吳國的都城。
  • 山色湖光:山和湖的美景。
  • 終古:自古以來。
  • 翠華:指皇帝的儀仗,這裏比喻帝王的權力和榮耀。
  • 玉牒:古代帝王封禪時所用的玉製文書,這裏指封禪之事。
  • 斜陽:傍晚的太陽。
  • 牛羊下:牛羊歸圈。
  • 細雨千帆:細雨中衆多的帆船。
  • 雲鳥:飛翔的鳥。
  • 忠死佞存:忠誠的人死去,奸佞的人存活。
  • 霸業:指吳王的霸業。
  • 登臨:登山臨水,指遊覽。
  • 客興哀:遊客的哀思。

翻譯

在吳王城外,有一座拜郊臺,山色和湖光環繞四周。自古以來,帝王的榮耀隨水流逝,何時纔能有封禪的玉牒爲天開啓?傍晚時分,一曲笛聲中牛羊歸圈,細雨中千帆點點,雲鳥飛翔。忠誠的人已逝,奸佞的人卻存活,吳王的霸業已成過去,登臨此地,遊客不禁感慨萬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吳王城外拜郊臺的景色,通過對山色湖光、斜陽笛聲、細雨千帆的細膩刻畫,營造出一種歷史滄桑感。詩中「終古翠華隨水去,何年玉牒爲天開」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而「忠死佞存墮霸業」則深刻反映了歷史的殘酷和不公。結尾的「登臨不盡客興哀」更是抒發了遊客對往昔輝煌的懷念與哀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是對歷史和人生深刻思考的藝術體現。

虞堪

元末明初蘇州府長洲人,字克用,一字勝伯。元末隱居不仕。家藏書甚富,手自編輯。好詩,工山水。洪武中爲雲南府學教授,卒官。有《希澹園詩集》。 ► 3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