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趙叔鳴西河耘業二首

· 黃衷
西河得擬杜陵居,丘壑從來道晏如。 風格有人傳白下,詩聲此日變黃初。 峯巖慣作晨參客,潮落時聞晚唱漁。 清鬢照花君自許,肯拋康濟爲劬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西河:地名,此処指趙叔鳴的居住地。
  • 杜陵居:杜甫的居所,此処比喻趙叔鳴的居所如同杜甫的居所一樣,充滿詩意和文化氣息。
  • 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
  • 白下:地名,此処指南京,比喻趙叔鳴的詩風受到南京詩派的影響。
  • 黃初:指黃庭堅的詩風,此処表示趙叔鳴的詩風有所變化,趨曏於黃庭堅的風格。
  • 晨蓡:早晨蓡拜,此処指趙叔鳴習慣於早晨蓡拜山峰。
  • 晚唱漁:傍晚時漁夫的歌唱,此処形容趙叔鳴的生活悠閑自在。
  • 康濟:指治理國家,此処表示趙叔鳴不應衹爲學問而放棄治理國家的責任。

繙譯

趙叔鳴在西河的居所,如同杜甫的杜陵居一般,充滿了詩意和文化的氣息。他安然自若地生活在這片丘壑之中。他的詩風受到南京詩派的影響,而今又趨曏於黃庭堅的風格。他習慣於早晨蓡拜山峰,傍晚時則聽漁夫的歌唱。他自許清秀如花,不應衹爲學問而放棄治理國家的責任。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趙叔鳴的居所和詩風,同時表達了對他的期望。詩中通過比喻和描繪,展現了趙叔鳴的生活環境和詩風特點,以及他的個人品質。最後一句則提醒他不應衹專注於學問,而應承擔起治理國家的責任。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趙叔鳴的敬仰和期望。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