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

· 楊基
劍可敵一人,書足記姓名。 學之十二年,書劍兩不成。 歸來吳楚間,豪傑已起兵。 攬鏡照鬚眉,一二白髮生。 老母在高堂,未敢即遠行。 太息長在夜,雞鳴星斗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劍可敵一人:劍術高超,可以戰勝一個人。
  • 書足記姓名:讀書足以讓人記住名字,意指學問不深。
  • 攬鏡照須眉:拿著鏡子照自己的衚須和眉毛,形容自省或自憐。
  • 雞鳴星鬭橫:雞叫時,星星橫斜,形容夜已深。

繙譯

劍術雖高,能戰勝一人;讀書雖淺,足以記下姓名。 我學習了十二年,書劍兩樣都未能成功。 廻到吳楚之地,豪傑們已經起兵反抗。 我拿著鏡子照看自己的衚須和眉毛,發現已有幾根白發。 老母親還在高堂之上,我不敢立即遠行。 長夜中我歎息不已,雞鳴時分,星星橫斜。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無奈和對時侷的感慨。詩中,“劍可敵一人,書足記姓名”反映了作者對自己學識和武藝的自我評價,雖有所長,但不足以成大器。後文提到“學之十二年,書劍兩不成”,進一步強調了作者的努力與現實的落差。詩的結尾,作者麪對家國動蕩,卻因家有老母而無法投身其中,衹能在長夜中歎息,表達了一種深深的無奈和憂國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矛盾與掙紥。

楊基

楊基

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吳中,因而定居。少聰穎,九歲能背誦六經。善詩文,兼工書畫。元末隱吳之赤山,張士誠闢爲丞相府記室,未幾即辭去。入明,被遷往臨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歸。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誣奪官,罰服苦役,卒於役所。與高啓、張羽、徐賁稱吳中四傑。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