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 夢作

· 楊慎
蓮葉爲舟絲作索。渡口梅風歌扇薄。一聲留得滿城春,金鑿落。銀鑿落。醉裏不知離緒惡。 別後那回華表鶴。一點芳心無處着。雲中誰寄錦書來,春寂寞。人寂寞。綠遍汀洲生杜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蓮葉爲舟絲作索:用蓮葉當作小船,用絲線作爲繩索。
  • 梅風:指梅雨季節的風。
  • 歌扇薄:歌扇,指歌舞時用的扇子;薄,形容扇子輕薄。
  • 金鑿落銀鑿落:指金盃和銀盃,鑿落是古代對酒杯的美稱。
  • 華表鶴:華表,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鶴,象徵長壽和吉祥。
  • 芳心:指美好的心情或情感。
  • 錦書:指書信,尤其是情書。
  • 汀洲:水邊的小洲。
  • 杜若:一種香草,這裏指水邊的植物。

翻譯

用蓮葉做成小船,用絲線當作繩索。在梅雨季節的風中,渡口邊,歌扇輕薄。一聲歌唱留住了滿城的春意,我們用金盃和銀盃暢飲,醉意中忘記了離別的痛苦。

分別後,彷彿看到了華表上的仙鶴,心中的美好情感無處寄託。在這雲中的誰會寄來情書呢?春天寂寞,人也寂寞。水邊的小洲上,綠意盎然,長滿了杜若。

賞析

這首作品以夢境爲背景,通過細膩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離別後的寂寞與思念。詩中「蓮葉爲舟絲作索」等句,巧妙地運用自然景物,營造出一種超脫現實的夢幻氛圍。後句中的「華表鶴」、「錦書」等,則寄託了對遠方情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楊慎對離愁別緒的深刻體驗和藝術表達。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