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燈盡作

· 顧清
寒雞聲啾啾,陰牆明殘雪。 推窗月當戶,始聞二鼓歇。 殘編有至味,黿鼎芬在列。 夜闌燭復盡,此意誰共說。 嚴風逼兩袖,攬衾更騷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啾啾(jiū jiū):雞叫聲。
  • 黿(yuán)鼎:烹黿的鼎。黿,一種大鱉。這裏指美食。
  • 騷屑(sāo xiè):風聲。

翻譯

寒冷的雞發出啾啾的叫聲,陰暗的牆邊還殘留着積雪的光亮。 推開窗戶,明月正對着門戶,這才聽到二更的鼓聲停歇了。 殘舊的書卷有着深遠的意味,美味的食物散發着香氣擺在面前。 夜已深,蠟燭又燃盡了,這心中的情意能跟誰訴說呢。 寒冷的風逼近兩隻衣袖,拉過被子,風聲更讓人感到不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冬夜場景,通過寒雞的叫聲、殘雪的微光、當戶的明月、停歇的鼓聲等細節,營造出一種清冷寂靜的氛圍。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面對殘編和美食,卻感到心中的情意無人能訴,凸顯出一種孤獨和寂寥。最後,嚴風逼袖,攬衾騷屑,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孤寂的感受。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細膩,讓人感受到詩人在冬夜中的思緒和心境。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