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景武出守過家索詩爲其尊人壽

· 顧清
振鐸俱成績,懸車不待年。 青山同洛社,紅日在堯天。 名德存諸老,勳庸付後賢。 庭趨看五馬,堂集記三鱣。 天與齡如鶴,人知祖姓籛。 壽杯醲若露,仙果大於拳。 儼雅吳黌像,飄搖蠡浦船。 聖恩殊未艾,玉帛佇登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振鐸(zhèn duó):搖鈴,古代宣佈政教法令時,振鐸以警衆。後常指從事教職。
  • 懸車:指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 洛社:宋歐陽修等在洛陽時組織的詩社。後常用以指文人雅集。
  • 堯天:稱頌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
  • 勳庸:功勳。
  • 庭趨:指到尊者面前。
  • 五馬:漢時太守乘坐的車用五匹馬駕轅,因借指太守的車駕。
  • 三鱣(shàn):東漢楊震明經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爲之語曰:「關西孔子楊伯起。」一日,有鸛雀銜三鱣魚飛集講堂前,人以其所獲之多而稱善。後因以「三鱣」爲講學的典故。
  • (hóng):古代的學校。
  • (nóng):濃厚。
  • (jiān):用於人名,彭祖,相傳他活了八百多歲。

翻譯

彭景武從事教育工作頗有成績,未到七十歲就辭官了。他像身處文人雅集的洛社中一般怡然,又如同生活在盛世堯天之中。他的德行被諸位老者所稱頌,功勳交付給了後起之賢能。他到尊長面前就如同太守車駕到來,堂中聚會讓人想起楊震講學的典故。上天賜予他如鶴般的高壽,人們都知道他的祖上姓籛。壽宴上的酒杯中美酒如露般濃厚,仙果比拳頭還大。莊重典雅如吳地學校的塑像,自在飄搖如蠡浦的船隻。聖恩尚未止息,期待着獻上玉帛以表敬意。

賞析

這首詩是爲彭景武的尊長祝壽而作。詩中首先讚揚了彭景武在教育工作上的成就以及他的提前辭官,體現了他的灑脫。接着描述了他的德行和聲望,以及對後賢的培養。詩中通過「庭趨看五馬,堂集記三鱣」等語句,展現了祝壽的場景和氛圍。對壽宴的描寫,如「壽杯醲若露,仙果大於拳」,突出了喜慶和豐盛。最後表達了對聖恩的感激和對美好未來的期待。整首詩用詞典雅,意境優美,既表達了對彭景武及其尊長的祝福,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化氛圍。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