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徵伯輓詩其一

· 顧清
憶昨聽鶴亭,與君初接言。 神交四千裏,從此成弟昆。 誦我避水書,意氣藹蘭蓀。 十年事幾變,俯仰猶旦昏。 已矣蕭朱心,傷哉復誰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神交:彼此慕名而沒有見過面的交誼。
  • 弟昆:兄弟。
  • 蘭蓀(sūn):一種香草,喻指品德高尚的人。
  • 蕭朱:西漢時的蕭育和朱博,兩人開始時是好友,後來產生嫌隙。這裏借指知心朋友之間的關係變化。

翻譯

回憶起昨日在聽鶴亭,我與您初次交談。 雖相隔四千裏,卻從此結下深厚情誼,如同兄弟一般。 您誦讀我寫的避水書,意氣風發,品德高尚如香草。 十年間世事幾經變化,讓人感慨萬千,就如同早晚的更替般迅速。 唉,像蕭育和朱博那樣的知心之情已消逝,心中的傷痛又能向誰訴說呢。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對友人李徵伯的悼念之作。詩的開頭回憶了與友人初次見面的情景,表達了兩人迅速建立起的深厚情誼。接着提到友人誦讀自己的作品,展現出友人的不凡氣質和品德。然而,時光匆匆,十年間世事多變,作者不禁發出感慨。最後,用「蕭朱心」的典故,暗示了友誼的變化和消逝,以及自己內心的傷痛。整首詩情感真摯,通過回憶與現實的對比,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世事無常的感慨。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