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立春日寄陸時敏

· 顧清
五載藍袍觸暗塵,梅花風起又新春。 漫憐司馬長多病,自說萊蕪已慣貧。 經雪松篁猶在眼,弄晴禽鳥漸宜人。 風光此日催詩夢,已入芳洲采綠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藍袍:這裏指官職較低者的服飾。
  • 觸暗塵:比喻在官場中遭遇挫折或不順。
  • 漫憐:隨意地憐憫,此處含有自我調侃之意。
  • 司馬:古代官名,此處借指自己像司馬相如一樣多病。(司馬:sī mǎ)
  • 萊蕪:漢代縣名,以其地荒蕪而得名,此處表示自己生活貧困。

翻譯

五年穿着低級官員的服飾,在官場中歷經挫折,梅花綻放時又迎來了新的春天。 我姑且自嘲像司馬相如那樣常常患病,也自稱已經習慣瞭如萊蕪般的貧困生活。 經過風雪的松樹和竹林仍然歷歷在目,天晴時歡叫的鳥兒也漸漸讓人感到愜意。 這美好的風光在這一天激發了我的詩興,我的思緒已經飄到了那長滿芳草的水洲去採摘綠蘋。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癸卯立春日寄給陸時敏的作品,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官場生涯的感慨以及對新春到來的感受。首聯通過「五載藍袍觸暗塵」寫出自己爲官多年卻遭遇不順,「梅花風起又新春」則以梅花開放象徵新春的到來,同時也蘊含着新的希望。頷聯中「漫憐司馬長多病,自說萊蕪已慣貧」,用司馬相如多病和萊蕪的貧困來自況,體現了作者一種自嘲和達觀的態度。頸聯描繪了經雪的鬆篁和弄晴的禽鳥,展現出自然景色的美好,也爲下文的詩興作鋪墊。尾聯「風光此日催詩夢,已入芳洲采綠蘋」,表達了春日美景激發了作者的創作靈感,使其思緒飄向美好的自然之中。整首詩語言平實,意境清新,既有對生活的感慨,又有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詩興的追求。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