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絅庵示讀近報及和葉竹窗二首次韻奉答並寄竹窗
十載京塵撲面紅,角巾常恐後諸公。
陶潛此日方知是,徐邈當年也號通。
近海溪塘魚並美,中天樓閣棟俱隆。
相期甚愧先生厚,無復郊亭七日龍。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京塵:指京都的塵俗之事。(「京」,jīng)
- 角巾:古代隱士常戴的一種有棱角的頭巾。(「角」,jiǎo)
- 後諸公:表示落在衆人之後。
- 陶潛:東晉著名詩人,曾任彭澤縣令,後辭官歸隱。(「潛」,qián)
- 徐邈:三國時期曹魏官員,以嗜酒聞名,時人稱之爲「中聖人」,後用「徐邈通」指飲酒。(「邈」,miǎo)
翻譯
在京城的塵俗中待了十年,事事皆不如意使我面色泛紅,戴着角巾常常擔心自己落在衆人之後。 到今日才明白陶潛的心境,徐邈當年也因嗜酒被稱「中聖人」得以暢意。 靠近海邊的溪塘中魚兒鮮美,天空中的樓閣高大壯觀,棟樑全都雄偉高聳。 很慚愧辜負了先生的深厚情誼,不再有像當年王獻之那樣在郊亭停留好酒貪杯的情景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京城的感慨和對一些古人的聯想,同時也流露出對他人情誼的迴應以及對某種過去情景的懷念和反思。首聯描繪了詩人在京城的疲憊和不安,頷聯通過陶潛和徐邈的典故,表達了對自在生活的嚮往和對某種放縱的認同。頸聯寫景,展示出美好的景象,或許也是對理想境界的一種暗示。尾聯則表達了對先生情誼的感激以及對過去某種行爲的自省。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複雜,用典恰當,將詩人的內心世界細膩地展現了出來。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惟中太史出示先憲副所得東吳夏卿墨竹為題絶句 》 —— [ 明 ] 顧清
- 《 近作小亭池上背牆面流左右林樾日色不到而窗幾虛明顏之曰息影味苓至而喜之賦詩三首因次其韻 》 —— [ 明 ] 顧清
- 《 遣天彝歸省 》 —— [ 明 ] 顧清
- 《 戊辰子南下第歸爲書其扇 》 —— [ 明 ] 顧清
- 《 陪芸軒觀海宿村家紀事四首 》 —— [ 明 ] 顧清
- 《 陳汝礪憲使自雲南入覲升左方伯 》 —— [ 明 ] 顧清
- 《 蕭升榮母曾孺人輓詩 》 —— [ 明 ] 顧清
- 《 送李原復之南京刑部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