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樊籠(fán lóng):關鳥獸的籠子,比喻受束縛而不自由的境地。
- 芸閣:藏書處,泛指書齋。
- 翰墨:原指筆和墨,借指文章、書札、繪畫等。
- 娟娟:形容姿態柔美貌。
- 翠羽:翠鳥的羽毛,此處指植物枝葉。
- 落落:形容孤高,與人難合。
- 清瑤:清澈的美玉,此處形容美好之物。
- 澹迤(dàn yǐ):曲折綿延的樣子。
翻譯
擺脫了束縛不被世俗困擾,這茅屋尤其適合建在這水竹環繞的村落。整天靠着書在安靜的書齋中,有時揮筆書寫讓墨池的水都翻滾起來。翠綠的枝葉秀美讓人坐在旁邊感到清涼,清美之物安靜地延伸到門前。贏得了這樣的生活讓人在白頭時仍內心純淨,春風中常常能看到兒孫圍繞身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閒適、寧靜的水竹村居生活。詩人表達了對擺脫世俗束縛、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詩中通過「閒身不屬樊籠瑣」體現了對自由的追求,「茅屋偏宜水竹村」描繪了居住環境的清幽宜人。「盡日枕書芸閣靜,有時揮翰墨池翻」表現了文人的雅趣,讀書寫作的寧靜與充實。「娟娟翠羽涼生坐,落落清瑤澹迤門」進一步描寫了周圍環境的美好,給人以清涼、寧靜的感受。最後「贏得白頭心眼淨,春風長見長兒孫」則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的滿足和對家庭幸福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傳達出一種閒適、寧靜、美好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