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鶴

· 龔詡
骨節棱棱冰玉清,羽毛翩翩霜雪明。不隨神仙去紫府,與我共結林壑盟。 寧甘飢渴守我分,飲啄肯與羣雞爭。竹間花外每獨步,風前月底時一鳴。 有時向我展翼舞,似欲和我吟詩聲。君不見弋媒徇食良可恥,衛國乘軒何足榮。 願言與爾共卒歲,不必雲霄馳遠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稜稜:形容嚴寒。
  • 紫府:道教稱仙人所居。
  • :甘願。
  • 弋(yì)媒:獵鳥的人用來誘捕鳥的活鳥或假鳥。

繙譯

老鶴的骨節在嚴寒中顯得清透如冰玉,羽毛輕盈舞動如霜雪般明亮。它不追隨神仙去往仙人所居之処,而是與我一起結下在山林溝壑間的盟約。它甯願忍受飢渴堅守自己的本分,飲食啄食也不肯與群雞爭搶。在竹林間花朵外常常獨自踱步,在風前月下時不時發出一聲鳴叫。有時曏我展開翅膀飛舞,好似想要和我應和吟詩的聲音。你沒看見那用活鳥或假鳥來引誘捕食是多麽可恥,衛霛公讓仙鶴乘坐軒車又哪裡值得榮耀。希望能與你一起度過這一年,不必在雲霄中馳騁而懷有高遠的情思。

賞析

這首詩是對老鶴的贊美和歌頌。詩中通過對老鶴外貌的描寫,如“骨節稜稜冰玉清,羽毛翩翩霜雪明”,展現出其高潔的姿態。老鶴不隨波逐流,不追逐世俗的榮耀,“不隨神仙去紫府”“甯甘飢渴守我分”,突出了它的堅守和獨立。它獨自在自然間活動,“竹間花外每獨步,風前月底時一鳴”,顯示出其自在和悠然。它與詩人之間似乎還有一種精神上的共鳴和互動,“有時曏我展翼舞,似欲和我吟詩聲”。同時,詩人通過與那些追逐利益和虛榮的行爲對比,“君不見弋媒徇食良可恥,衛國乘軒何足榮”,進一步強調了老鶴的高尚品質。最後表達了願與老鶴相伴相守,拒絕高遠虛幻追求的願望。整首詩意境優美,通過對老鶴形象的塑造,傳達出一種對高潔品性、自在生活的曏往和追求。

龔詡

龔詡

明蘇州府崑山人,一名翊,字大章,號純庵。龔察子。建文時,爲金川門卒,燕兵至,慟哭遁歸,隱居授徒。後周忱巡撫江南,兩薦爲學官,堅辭。卒,門人私諡安節。有《野古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