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回嶺

馴象回塗不着鉤,得優遊處且優遊。 逢人懶說三三話,白醭從教上觜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馴象(xùn xiàng):經過訓練的大象。
  • 優遊:悠閒自得的樣子。
  • 三三話:佛教術語,這裏指深奧的佛理。
  • 白醭(bái bú):醋或醬油等表面上長的白色黴。這裏借指世俗的煩惱或雜念。
  • 觜頭(zī tóu):嘴,嘴巴。

翻譯

經過訓練的大象在回途時不用鉤子牽拉,能夠自在悠閒的地方就自在悠閒地走着。遇到他人也懶得去談論那些深奧的佛理,任憑世俗的煩惱雜念出現在嘴邊。

賞析

這首詩以馴象爲喻,表達了一種超脫、自在的心境。詩中的馴象回途時無需外力牽引,自在優遊,象徵着詩人追求內心的自由與寧靜,不爲外界所束縛。詩人說逢人懶說深奧的佛理,表現出他對世俗的一些觀念和爭論的超脫態度,同時也暗示了對於精神追求的一種內斂和自省。最後一句「白醭從教上觜頭」,則體現了詩人對世俗煩惱的一種包容和坦然,他並不刻意去迴避這些煩惱,而是以一種豁達的心態去面對。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傳達了一種寧靜、超脫的人生境界。

釋道丘

道丘(一五八六—一六五八),字離際,晚號棲壑。順德人。俗姓柯。開山雲頂,因號雲頂和尚。從碧崖剃染,禮法性寺寄庵大師受圓具戒。後訪六祖新州故址,道經端州,入主法慶雲寺,爲鼎湖開山之祖。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20篇诗文

釋道丘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