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縣丞還吳興

· 顧清
洞庭煙浪接吳興,使者歸舟畫裏行。 浮玉山前萬鬆底,好詩多爲別來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洞庭:太湖的別稱。
  • 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
  • 浮玉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境內,傳說是因殷紂王的太師聞仲在此避世,故又名「莫干山」(「仲」讀作「zhòng」)。

翻譯

太湖的煙浪連接着吳興,使者乘坐的歸舟在如詩如畫的景色中前行。在浮玉山前的萬鬆之下,人們往往在分別之後纔會寫出很多好詩。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送別的場景。詩的首句通過「洞庭煙浪接吳興」,將太湖的壯闊景色與吳興聯繫起來,爲下文的送別營造了宏大的背景。「使者歸舟畫裏行」形象地寫出了歸舟在美景中行駛的情景,富有詩意。最後兩句「浮玉山前萬鬆底,好詩多爲別來生」,則在寫景的基礎上,表達了對離別的感慨,認爲在分別的情境下,往往能激發人們創作出更多的好詩。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真摯,語言流暢,體現了詩人對送別之情的獨特感悟。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