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 西清:清代對宮廷南書房的別稱,但在此詩中應指西邊清曠之景。
- 東閣:古代稱宰相招致、款待賓客的地方,也泛指款待賓客之所。詩中此處指東邊的樓閣。
- 曲水:古代風俗,於農歷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魏晉以後始固定爲三月三日)就水濱宴飲,認爲可祓除不祥,後人因引水環曲成渠,流觴取飲,相與爲樂,稱爲曲水。
- 方洲:水中的陸地。
翻譯
我常常乘着小船去拜訪田翁,在樹葉凋零的空曠江面上,逆着遠方吹來的風前行。今日一笑,卻不知今夕是何夕,在外漂泊十年的遊子,忽然成爲了耕田的農夫。西邊清曠東邊樓閣彷彿在煙霞雲霄之外,彎曲的水流和水中的陸地宛如一幅畫卷。我不時地擦拭着舊日的題字觀看,總也看不厭,想要憑藉精衛鳥的精神將這份情感寄給像愚公那般有毅力的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的一種生活狀態和心境的轉變。首聯通過「扁舟」「落木」「空江」「遠風」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悠遠、空曠的氛圍,表現出詩人對過去拜訪田翁的回憶。頷聯中「十年遊子忽耕農」,體現了詩人身份和心境的變化,可能暗示着他對田園生活的嚮往或某種人生的感悟。頸聯描寫了周圍的美景,如西清東閣、曲水方洲,如畫卷一般,展現出詩人對所處環境的喜愛。尾聯中「舊題」可能代表着詩人過去的經歷或情感,他看不厭這些舊題,表現出對過往的留戀,同時又希望憑藉精衛填海的精神,將自己的情感傳遞給像愚公一樣有堅定信念的人,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堅持和期望。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豐富,既有對過去的回憶,又有對現在的感受和對未來的期待。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